婆媳一定要同住嗎?我想這個問題是困擾女性進入婚姻的一個大挑戰,這應該也是婚前大家需要慎重考量的問題。在我們祖父母和父母那輩基本上老舊的觀念就是媳婦一定要住在夫家,也不可以常回娘家居住,過年初二回娘家可能吃個飯很快就要回夫家,卻要在夫家從除夕煮飯到初五,偷偷說我媽就是如此,到現在祖父母早就不在了,我媽都還會回想和我抱怨這件事,可見對於她的心裡有多麼的不滿與揮之不去的陰影。

 

我舉幾個我和長輩們的經驗好了,我的爸媽結婚後就和祖父母南北兩地分開居住,也就是我爸從學生時期在外地求學就不住在家裡了,很理所當然就一路在外地工作然後結婚生子,所以我媽是沒有跟公婆住在一起,大概就只有春節過年回公婆家是我媽比較緊繃的時候;但我的叔叔和嬸嬸就是和我爺爺奶奶住在一起,我的祖父母已經算是那個年代不是太傳統的長輩,因為都有各自的生活,雖說同住但也算和諧,偶有些摩擦我也覺得正常,我是覺得我叔叔嬸嬸比我爸聰明,先和父母同住省錢外,等買房子的錢存夠就帶著孩子外面住,這又是另一種狀況,等等可以再繼續討論。

 

至於我和我先生這輩,就是大學讀書時就不住在家裡,一樣在北部工作然後結婚生子,所以想當然我就是沒有跟公婆同住一起,我們比較獨立也不讓爸媽擔心,就一直維持著分開住的習慣,婚前和婚後就差不多1-2個月回去一次,相處得很融洽,可能也是我和先生交往5-6年,大家感情都不錯,所以婚後就像家人一樣,公婆都真的幫我當女兒看待,大哥小姑和我就像朋友一樣,這是我的例子。

 

最後再舉一個大哥和小姑的例子。大哥比我先生晚婚很多年,因為單身所以一直都住在家裡,生活圈也都在自己居住的縣市,後來和大嫂閃婚,嫁進來很理所當然住在家裡,目前經濟狀況不允許在外租屋和買房,所以就先住在家裡,試想每天都相處在一起的家人,多多少少都會產生摩擦而吵架,如果真想搬出去就要存夠錢經濟狀況穩定自然在外自組家庭,更加獨立別再依賴父母親才是。再來就是我小姑的部分(其實跟大嫂差不多),晚婚之外也閃婚,對方傳統觀念就是住在公婆家,其實也不用我多說,大家應該可以猜到生活是如何了,離開自己住了30幾年的家,要一個人去面對對方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個性脾氣,先生處理不好雙方的問題和公婆之間溝通又不是很順暢,還有他們自己之間的問題,婚後生活很難適應,實在相處得很辛苦,結果也是在預料之中事。

 

以上用幾個實例來應證,婚後要不要住在一起,其實應該蠻清楚明白的吧!綜合了幾個重點可以聊一下:

 

<婚前討論必須要做的事>

需要時間深入了解對方家庭

在我們這一輩,大多數已經跳脫爸媽那一輩的傳統思想,也有上一輩的爸媽因為時代的進步思想也漸漸比較開放,像我媽就走在時代的尖端,她說要跟著時代改變自己才會進步,不能再用傳統思想束縛下一代,我真是幸福啊!!!其實我想要說的是,如果能在婚前交往時再多花一些時間來了解對方和對方家庭,雖然不是這樣就能萬無一失,但至少心中有個底,另外自己覺得心臟夠大顆,其實要閃婚也不是個問題,但問題總是在結婚後相處後才會發生,當自己沒有百分之百把握時,就拉長交往時間磨合一下個性,至少能減少不必要誤會和摩擦,看看是否對方是真的適合自己,如果真的不適合就不要勉強在一起,真心覺得相愛容易相處難呀!!

 

良好的溝通討論雙方價值觀

順利交往後,一定會有未來成家的計畫或是要不要與公婆同住的問題,之前就有提到傳統的家庭不管如何就是要媳婦與夫家同住,最算女方不願意也會被男方說服,我其實非常地不認同為何結婚後一定要女方住男方家,男方不能住女方家嗎?如果沒有透過溝通討論的事,絕對不會明白對方的價值觀和上一輩的老觀念。

 

經濟上面的考量因素

就如同我上面所舉的例子,如果剛開始沒有能力可以搬出去住,就婚前計畫好接下來的安排,想要租屋還是買房,預計多久的時間存多少錢,在婚前能討論好,其實跟公婆住沒有甚麼不好,假設公婆願意幫忙帶孩子(前提是願意且有能力幫忙),夫妻可以一同工作賺錢,不用幾年就能照著當時的計畫前進,就算是住在一起會有摩擦或是不習慣,雙方互相尊重彼此的生活,長輩反而是幫忙最多的呢!反之,經濟能力沒問題或是本來就不住在家裡,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與考量。

 

<婚後同住必須做的事>

互相彼此尊重對方的生活:

女方如果婚前都已溝通過決定要住在公婆家的話,不管是要長住或是未來要搬出去,大家互相尊重對方的生活,畢竟女方要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庭來到另一個陌生的家,想必心中充滿焦慮,夫家的人應該需要更多的包容來面對新來的成員,一個新的成員要熟悉家中的作息和每個人的習慣是真的很不容易,不然請先生住到岳父岳母家應該就可以體會了,公婆不需要把媳婦當成自己的女兒,就像一般的家人就好,說好不干涉彼此的生活,因為公婆對自己的女兒絕對不會和對媳婦一樣的,媳婦也沒辦法真的把公婆視為親生父母,所以大家互相配合包容才是很重要的。

 

溝通討論家中事務的分配:

結婚後很重要的是家裡家務的分配,如果公婆沒有很在意媳婦一定要煮飯或其他的家務,其實就按照男方家原本的生活安排,以公婆為主,媳婦和兒子從旁協助即可,例如婆婆掌廚,其他人幫忙就好,另外洗衣打掃,可以各自分開,既不用改變也不會影響大家,這是我心裡理想的方式,但每個家庭都生活模式不盡相同,討論出適合的就可以囉!!

 

先生為婆媳中的重要橋梁:

在大家庭中可能會有大姑、小姑、大伯、小叔、大嫂等等的家人,先生就是這個家的溝通橋樑立場要最為中立,不能偏向自己的家人或是太太,有甚麼衝突或是意見不合時,先生就要出來做協調,不管是自己的爸媽的問題還是是太太的問題都是要攤開來討論溝通,不能就是推來推去讓婆媳之間出現隔閡,自己像個媽寶一樣,所以先生這個角色夾在中間真的很不容易,但如果都能安撫的好,加上每個人相互配合,自然就能安穩的過生活。

 

如不適合同住要有備案:

嘗試過一段時間發現真的不適合同住或不適應對方的生活,之前在溝通的時候就要有備案來解決,先回娘家住或是直接搬出去租房子,就是最好最快的解決方法。

 

我媽曾經跟我說過,他們兩老也不是很贊成媳婦搬來同住,既然兒子都已經成家就應該獨立生活自組家庭,不該再依賴著父母,更何況住在一起反而都覺得很拘謹也會不習慣,她說如果弟媳來公婆家,我媽會把她當成客人來家中作客,因為不熟悉家務不需要幫忙家事,反之如果是到弟媳家作客,也不會特別幫忙家裡的家務,自己媳婦的家自然是最清楚的,公婆就當客人就好,互相配合不干涉生活造成困擾。

 

最後回到剛開始談到的長時間深入了解對方家庭、良好的溝通討論雙方的價值觀與經濟上面的考量因素,這幾項可以評估婆媳是否要同住的方向,所以以我自己的看法和立場來說,要同住的話就互相尊重不干涉彼此,不同住的話固定時間可以探望雙方父母,保有一些美好的距離,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相處得更愉快。

 

覺得文章不錯請給我一個「讚」作為鼓勵喔!

arrow
arrow

    我是Kaylee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